马克明-凯发ag旗舰厅
马克明

职 称:教授 email:mike44902@126.com 研究方向:(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优化; (2)复合材料健康监测; (3)新型微纳米传感器的制备及工程应用。


个人简介

马克明:男,1969年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中北大学橡胶与塑料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树脂基复合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6年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2021年入选沈阳市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隐身复合材料、石墨烯/类石墨烯(mxene)/碳纳米管功能化改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优化、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复合材料健康监测、高分子材料配方及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健康监测、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方向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基础科研、某部民机专项、载人航天预研项目、航空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公益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以及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某部电子五所等企业纵/横向科研项目50多项。研究成果分别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教育经历

1990.09-1994.07中北大学橡胶与塑料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1994.09-1997.04西北工业大学树脂基复合材料专业,硕士学位;

2007.09-2011.10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8.04-至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师

研究方向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优化;

2)复合材料健康监测;

3)新型微纳米传感器的制备及工程应用。

授课情况

1)本科生课程:高聚物成型加工原理、聚合物共混物与增强材料、复合材料产品设计、复合材料原理。

2)研究生课程: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航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碳纳米纸传感器的复合材料制造过程监测,项目编号:2017ze54029,2017.10-2019.09,12万;

2.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复合材料rtm成型工艺中孔隙的形成及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08t148,2008.1-2010.12,8万;

3. 辽宁省科技厅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通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碳纳米纸传感器全寿命健康监测,项目编号:20170014,2017.9-2019.8,5万;

4. 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基于碳微纳米传感器的复合材料修复结构智能监测技术研究,项目编号:ljkz0223,2021.9-2023.9,3万;

5.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项目,非金属材料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及典型图谱建立(i),项目编号:1609303015,2016.09-2016.10,2.55万;

6.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项目:非金属材料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及典型图谱建立(ii),项目编号:1609303015,2017.8-2017.11,9.44万;

7.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项目:表征ba9916-ii/ccf300等新型预浸料固化工艺的理化性能研究,项目编号:130830311,2013.9-2013.10,6万;

8.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项目:橡胶、密封剂试验样品设计、加工制备,项目编号:zxd2014007,2013.05-2013.08,9.5万;

9.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项目:复合材料整体进气道液体成型工艺研究,项目编号:211230288,2021.10-2023.7,93.6万。

科研获奖情况

1. 多功能碳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与工程应用,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023年;

2. 多功能航空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2021年;

3. 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功能复合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与工程应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2020年;

4. 基于多传感器的航空复合材料构件智能制造与健康监控,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2017年;

5. 基于多传感器的复合材料结构智能制造及损伤监控关键技术,沈阳市科技进步奖, 2017年;

6. 含1,3,4-噁二唑结构双马来酰亚胺及其制备法,中国专利优秀奖,2016;

7. 耐高温芳杂环双马树脂及其先进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015年。

代表性论著

1. ziang ma, keming ma, shaowei lu, sai wang, xingmin liu, bohan li,lu zhang, xiaoqiang wang. flexible ti3c2tx mxene/ink human wearable strain sensor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a wide sensing range,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315 (2020) ,112304.

2. xiaowei jiang, keming ma, shaowei lu, lu zhang, zhi wang, yilin guo,xiaoqiang wang, ziping zhao, xiaoqiang qu, yao lu. structure bolt tightening force and loosening monitoring by conductive mxene/fpc pressure sensor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wide sensing range,sensors and actuators a,331 (2021) 113005.

3. dongxu zhang, keming ma, shaowei lu, wei lv, xiaoqiang wang & ziang ma. health monitoring of composite single lap joints with highly sensitive mwcnts film sensors,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

4. bohan li,keming ma,shaowei lu,xingmin liu,ziang ma,lu zhang,xiaoqiang wang,sai wang.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for polymer composites with surface printed mxene/ink sensitive sensors,applied physics a (2020) 126:791.

5. shaowei lu, junchi ma, dandan chen, kai du, keming ma, yaoyao bai, zhang lu, xiaoqiang wang. highly stretchable and sensitive sensor based on gnps/epdm composites with excellent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pplied physics a (2019) 125:425.

6. shaowei lu, junchi ma, keming ma, shuai wang, xiangdong yang, xiaoqiang wang, hailong tang. low-cost, highly sensitive and stable pressure sensor based on glass fiber surfacing mat coated with graphene, functional materials letters,2020,13 (2): 2051002.

7. shaowei lu,junchi ma, keming ma,xiaoqiang wang, shuai wang, xiangdong yang, hailong tang. highly sensitive graphene platelets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based fexible strain sensor for monitoring human joint bending, applied physics a (2019) 125:471.

8. keming ma, baichen wang, ping chen, xia zhou. plasma treatment of carbon fibers: non-equilibrium dynamic adsorp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tm fabricated composites,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57 (2011) 3824–3830.

9. keming ma, ping chen, baichen wang, guiling cui, xinmeng xu.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oxygen plasma treatment on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epoxy composit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18, 1606–1614 (2010).

10. lu zhang, yao lu, shaowei lu, hao zhang, ziping zhao, chengkun ma, keming ma and xiaoqiang wang. lifetime health monitoring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using highly flexible and sensitive mxene/cnt film sensor,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2021).

授权发明专利

1. 张璐, 卢少微, 王晓强, 马克明, 马承坤, 王赛. 一种用于监测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的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911336931.8.

2. 王晓强, 顾淙天, 卢少微, 田雪, 张璐, 马承坤, 马克明, 王赛, 孙景超. 一种全自动艾塔冲压机, 中国发明专利 cn212528829u.

3. 王晓强, 卢少微, 马克明, 张璐, 徐涛, 张海军, 赵维涛. 碳纳米纸传感器多方向监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变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810022501.8.

4. 李伟, 薛飞, 李强, 卢少微, 王柏臣, 马克明, 任荣. 一种纤维-石墨烯-热塑性聚芳醚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 201710991858.2.

5. 卢少微, 王晓强, 张璐, 马克明, 孟庆实, 徐涛. 利用碳纳米纸传感器监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固化度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710172762.3.

6. 王柏臣, 李俊杰, 刘永娜, 高禹, 李伟, 马克明. 一种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610566145.7.

7. 刘永娜, 李俊杰, 高禹, 李伟, 马克明, 王柏臣. 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610570920.6.

8. 刘永娜, 李俊杰, 高禹, 李伟, 马克明, 王柏臣. 一种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三维混杂材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610569907.9.

9. 尹君山, 王莉, 周高飞, 李伟, 马克明, 王柏臣. 一种高精度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4105235056.

10. 王柏臣, 王莉, 李伟, 马克明, 蔡安宁, 周高飞.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混杂多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201410710794.0.

网站地图